扫码关注我们
返回上一级
谈医院病理学科发展瓶颈 实现供给侧改革是关键
[发布时间: 2017-03-23 10:13:1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在医疗界,病理学被称为“医学之本”。

这是一个几乎不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科室,公众对它知之甚少,但这里出具的每个结果,都可能是病人生命的分水岭。

然而,如此重要的科室在中国正沦为不受重视的“辅助科室”。

2016年底,国家卫计委陆续印发4类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并就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进行解读,使得资本市场对于独立设立的病理诊断中心、影像中心等医学机构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关于病理学科该如何发展、如何走出困境,也逐渐成为业内人士探讨的焦点。

在病理行业中深耕30多年得孟刚教授看来,中国病理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落脚点应该在结构设置上,并且一定要从区域性中心切进去,从区域性中心走出来,从而实现医疗资源的解放和重新优化配置(以下为孟教授采访实录)。

孟刚: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系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病理学与法医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主编。

我国病理学科发展的瓶颈在哪里?

作为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都要听病理医生的诊断结果。可以说,病理科的诊断水平决定了医院的整体诊疗水平。可如此重要的科室却在中国遭遇不少发展困境。

• 病理科发展的中国式尴尬

我国病理学科发展存在小、弱、散特点,最直接的原因是病理学科设置的“随意性”

一、我国病理学科模式按照前苏联模式来设置,但临床又是按照欧美模式在管理;二、我国医院行政设置有:社区、县、地市/省级四级,但设置上并未实现资源共配置;三、国家在等级医院设置过程中,要求二甲以上医院必须有病理科。

这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我国病理科在发展过程中路遇诸多尴尬。

• 从“医学之本”走向“科室之末”

中国的病理学逐渐成为边缘学科,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席卷下,包括医院和医学院等大部分行业都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然而,病理学研究所用的工具,主要就是一台显造价便宜的微镜,且病理切片,染色以及耗材等,相对很多大型医疗设备都价格低廉。病理医生辛辛苦苦做一个病理诊断,全国平均水平在100元左右,这一价格从80年代末至今,二十多年来几乎没有动过。

因此,现在医院都热衷做PET-CT,其原因就是机器本身成本昂贵,其报告价格就跟着水涨船高,出的报告简单易懂、而且责任不大,因此很多医疗机构会争着去做。

• 无创收成病理医生发展困境

据统计,全国有执照的病理医生仅九千余人,按照每100张病床配备1名-2名病理科医师计算,缺口高达4万-9万人。

因此,近年来总有媒体过度解读,高风险、低收入、没人干、没人会……成为了我国病理学的发展现状。

但其实,作为一门不直接与病人和家属打交道的医院科室,病理科相对于临床、外科、护理等科室的风险近乎为零。真正导致病理医生不足的主要原因是——在医院的地位相对较低。

一方面,病理科相对于其他科室可以说几乎无灰色收入。近年来,医院里临床、外科、检验等几大热门科室呼声越来越高,而病理科却逐渐无人问津。在医院层面得不到重视,也带来了人员配置参差不齐、人员短缺、设备陈旧、工作地点能简则简等一系列问题。

另一方面,临床科室的医生和病理科的配合逐渐存在缺失。临床医生的兴趣更多的在于开刀,比如国内某知名肿瘤医院的一名大夫,一年要开七八百台手术,他没有时间看病理图片,更缺乏和病理科的交流。久而久之,病理科室的发展就会裹足不前。

中国病理事业如何走出困境?

目前,中国的病理现状不容乐观,一个是因为病理学科设置而导致的学科随意性;另一个是因为经济效益而边缘化的临床亚专科。但随着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这些问题和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 实现供给侧改革是关键

病理学科导致重复医疗、医疗资源浪费等现象早已存在。长期以来,病理学科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仍旧突出。主要体现在现有病理学科服务体系布局不完善、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和配置不合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相对缺乏、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作为医学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不像检验等是机器检测(只要机器经过实验室的实践认可,开机前的验证都是符合规定)可以采信。病理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直接影响着疾病的诊疗方案,重要点是在质控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医疗机构与病理诊断中心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基于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时代背景,建立更精、更全、更专的区域性病理中心成为了解决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举措。事实上,这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病理诊断中心独立设置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的初衷。

近年来,各地纷纷开展病理亚专科建立。亚专科的建立帮助病理医生更好更快的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结合进修医师的个人兴趣和原单位实际工作需要,通过会诊、线上教学平台和医疗协作圈,熟悉相关专题的专家进行带教、答疑解惑、交流,在病理学亚专科做到精、专、强

• 重视学科人才培养

传统病理诊断主要依靠显微镜,对病变组织细胞形态的变化作出判断。不过和其他学科一样,它有其固有的主、客观的局限性。疾病在不同年龄、性别的病人甚至是同一个病人身上的不同部位都是千变万化的,有些复杂病例在当时可能得不出明确诊断。病理切片或蜡块要求在病理科保存至少十五年,随着医学发展和一些分子诊断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十年前仅通过显微镜观察做出的病理诊断,如今通过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看可能就是错误的。

因此,病理科对工作的严谨要求非常严格。病理医生的诊断要尽量避免差错,经验的积累对病理医生来说尤为重要。一名优秀的病理科医生,远比其他临床科室的医生成熟时间长。

要从根本上解决病理学困境,除了在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上加大力度,还应在城市建立中心化的病理服务机构,以满足一些基层医院病理诊断的需要。并进一步加强对专科病理、分子病理和病理研究以及知识更新的重视,吸引青年学子投身病理事业,不断壮大病理学科人才队伍,促进我国病理学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例如,安徽省近几年就非常重视病理在医疗中的作用和地位,加大对病理研究的投入,积极开展病理亚专科建设,并联合卓健科技在2016年建立了基于亚专科的会诊、教学、质控,以及临床协同诊断的区域病理医联体平台——安徽省临床病理专科医疗联合体

截止目前已经在安徽省发展医联体历史单位100余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和疑难会诊指导,宣教病理新技术,集中样本资源,搭建分子病理检测平台,形成互联网+病理闭环。短短1年时间,借助互联网使安徽省的病理综合化能力有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作为“安徽省临床病理专科医疗联合体”技术支持方,卓健科技在远程病理医联体上,持续专注于为病理医生打造的集会诊、教学、培训、考核等为一体的区域平台,辅助实现病理亚专科建设、质量控制等,打造病理专科医联体。

目前已在浙江、河南、安徽等多省市应用,完成数万例会诊,润物细无声地沉淀着医务工作者的智慧,让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邮箱: service@zhuojianchina.com | 电话: 400-008-1588 | 传真: 0571-88851766 | 地址: 杭州市钱塘区海达北路501号卓健大厦2号楼14、15层
Copyright © 2011-2023. 杭州卓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B2-20110422-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浙)-经营性-2017-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