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我们
返回上一级
浙大一院医联体,十年耕耘百花竞放
[发布时间: 2017-09-27 10:18:44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浙大一院医联体,十年耕耘百花竞放

今年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建院70周年。近日,由《健康报》社主办、省卫计生委协办、浙大一院承办的“抓好医联体建设,助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交流研讨会为该院70周年系列活动揭开了序幕。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北京大学刘启明教授、《健康报》社副总编辑闫丽以及各大三甲医院院长出席会议,共同见证浙一医联体十年耕耘百花竞放的活力格局。

十年耕耘百花齐放

“在全国顶尖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当中,我们综合实力连续三年排在第11位,两大学科(传染病、普外科)排在全国第一位、第二位。肝脏、肾脏、胰腺、小肠、肺、骨髓、心脏移植资质我们都拥有了,是全国最多的。成绩来自创新,力量来自责任。作为龙头医院,我们在攀登医学科技高峰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早在2008年就迈出了托管基层医院的步伐。”浙大一院院长王伟林在会上说道。

浙大一院的肝脏移植技术辐射全国31个省市,同时也率先完成了浙大一院的医学的“一带一路”战略。2010年和2011年,医院两度赴印度尼西亚,帮助印度尼西亚完成了他们这个国家历史上首例成功的活体肝脏移植。肝脏移植技术的成功,吸引世界各地的肝脏移植病人前往治疗,包括了泰国、美国、欧洲等等。

提及备受关注的医联体,王院长坦言:“托管下面医院我们做得非常早,2008年的时候我们全面托管了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院长、常务副院长、学科等人、财、物,全部由我们医院来管。通过托管,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干部,我们提出来能“沉”才能够“升”,如果不能“沉下去”的干部,就不让他“升”上来。”

除了北仑模,浙大一院在卓健技术支持下,开创了重点托管的绍兴模式,5-10个重点学科由浙大一院管,整个医院人、财、物则由绍兴自己来管理,通过这个管理模式,从而建立了一整套省、县、乡(村)医联体紧密合作的模式。省委省政府在2013年提出“双下沉、两提升”的战略,医院做的前期工作还是给省委省政府提供了重要的元素。

目前,在北仑模式的带领下,绍兴、景宁、三门、浦江很多都建立了高水平的医联体情况,有紧密型托管,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基层县域就诊率增高、城市医院门诊量递减。“资金下沉”也是非常重要,浙大一院也在浙江中部建立了心血管中心、泌尿外科中心、肿瘤中心,每个中心投入2000万,帮助当地医院把这些中心建了起来。还有很多模式,医疗集团、专科联盟、互联网医疗、县域一体化都同步布局。

浙大一院是分级诊疗模式的探索者、医联体模式的探索者、国家政策的推动者、实施者、医学技术的创新基地、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不难看出,也将会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

打造“服务、责任、利益、管理”共同体

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总结了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医疗联合体的建设和发展工作。他表示,今年的重点是抓好督查和典型总结。具体要点有四个:

  • 以家医签约为服务着力点,落实“基层首诊”; 

  • 以推进日间手术为抓手,落实“急慢分治”;

  • 以解决上转易下转难为重点,落实“双向转诊”; 

  • 以医疗联合体等机制创新为动力,实施“上下联动”。

 

除了儿科之外,相关的妇产、精神、传染、口腔等一些专科,也会陆续启动医学中心的设置工作。医学中心重点发挥他们的核心职能和作为专科联盟龙头的作用。在边远贫困地地区,大力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共同打造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

同时,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伟杭也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言论。关于中国公立医院未来发展方向,马副主任自信地表示,“今后公立医院不是单个医院的发展,一定向集团化发展,总有一天省级医院、县级医院、市级医院会形成一个新的整合。你不干,有人给你干,等你想干的时候,你已经没有机会了,这是很重要的。”

医联体是“技术”、“管理”、“人才”、“信息”、“资金”、“文化”这六个链条紧密联合在一起,必须把“文化”融合,保持理念、愿景一致,必须有这样一种共同的意愿,才能够真正在精神层面做到融合。

来源:健康报

邮箱: service@zhuojianchina.com | 电话: 400-008-1588 | 传真: 0571-88851766 | 地址: 杭州市钱塘区海达北路501号卓健大厦2号楼14、15层
Copyright © 2011-2024. 杭州卓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B2-20110422-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浙)-经营性-202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