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关注我们
返回上一级
【HIT专家网】尉建锋:弥合临床科室与信息部门的鸿沟
[发布时间: 2017-06-07 10:53:31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尉建锋博士

常常是在午夜,人们准备熄灯睡觉时,他却刚刚登机,开始星夜兼程。

每月飞行过万公里,错过正点用餐,方便面+饼干+可乐,也许就是一顿旅途中的豪华大餐,忙到晨昏颠倒。

这便是杭州卓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健科技)总裁尉建锋的“新常态”。时光易逝,到今年5月,尉建锋从原单位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走出、全情投入“以另一种方式做医生”——用信息技术服务医患、让医疗服务触手可及的创业理想,已经整整一年。

从2012年率先在中国推出掌上医院移动APP、2015年进军移动远程、2016年打造公立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医生培训等一系列产品,5年来,尉建锋的思维也在不断转变。

5月中旬,利用在青岛参加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的间隙,尉建锋向HIT专家网阐述了他的最新感触:“总体来说,信息技术应该围绕让医院和医生从一般意义的‘看病’向着‘能看病、看好病”这个方向开展,提高老百姓就医的获得感。

临床对于信息部门的“误读”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各种新技术潮流的到来,又再次掀起了一次院外、院内服务流程的创新, APP预约挂号、报告推送、微信互动、移动支付等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可以说,信息技术对于就医流程的改造,在一定程度已经做到极致,接下来更多是推广普及。眼下,医疗信息化更需要临床的深度参与。

而曾经的临床医生,尉建锋也坦承,医院临床对于信息部门有几类常见的“误读”,比如,抱怨软件系统不好用,一些临床需求不能很快实现;界面不友好,不能统一登录等。5年来的全国各地奔波,使得尉建锋可能成为国内与医院信息科打交道最多的医生。如今作为乙方角色,与信息科的合作经历,让他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信息科也是医院内的弱势部门。但他始终认定,以后医疗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肯定是靠信息化,信息化之于医疗越来越重要的现实,和目前医院信息科地位普遍比较低的鲜明对比,使得大部分信息科在院内的角色还是运行维护、技术支持部门这一现状急需得到改善。

最近,尉建锋收到广东省一家知名三甲总医院信息部门的邀请,让他从医生角度去给临床科室讲课。原来,这家医院每年都要召集一次临床科室和信息部门的沟通会,主要就上年收集到的临床科室需求、实现情况,做一次面对面的沟通。比如,总共收到来自全院临床科室50项需求,实现了其中的20项。信息部门需要解释,为什么有的实现了,有些还没有实现。

“他们其实是希望我从临床与信息跨界的视角去讲课,这样对临床科室来说,或许更有说服力。”尉建锋说,“比如,每个医疗软件系统在迭代过程中,有哪些难点,我会从医生的视角去讲。对于临床科室来说,如果一个需求提出来,信息科只是简单地说实现不了,会显得比较生硬。甚至有时候让临床科室本能地觉得,信息科不作为。”

尉建锋认为,对于临床科室提出的日益繁多的需求,信息科、管理者要去思考,哪些能满足,哪些不能满足,并且能够与临床有很好的沟通机制。这样让医生有动力,持续地把需求反映出来。“很多信息化做得好的医院,都是医生能够把业务需求持续反馈出来。我觉得医院信息化进入到现阶段,这个机制尤其应该建立起来,让临床医生发声,让信息化更加贴近临床的需要。”这种发声,可能不止于一些软件系统功能的实现,而且可以是在如何用好一些新技术方面的突破。比如,在互联网上能否对复诊病人做一些诊疗,医生应该心里最有数,也是最有话语权的。

信息化应该回归医疗的本质:“能看病、看好病”

五年来,让尉建锋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让信息技术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去看病,也就是“能看病、看好病”,回归医疗的本质。毕竟,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也是临床最大的成就感所在。

在医院建立医联体、远程会诊远程病理以及互联网医院的过程中,医院一把手领导决策之后,一方面需要医院信息科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另一方面需要临床医生的高度认可和积极使用。同时,作为互联网医疗创新企业,卓健科技始终关注患者和互联网人群的需求,在打造这些产品线的背后,做足了患者和群众需求调研的功课。

尉建锋认为,与国外相比,当前医院信息化面临一些共性问题,特别是数据开放共享不够。虽然人工智能日益兴起,对于医生最有意义的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目前还普遍比较欠缺。如何帮助医生更好地看病,不仅是医院信息科需要考虑的,更需要医院从管理层高度重视,规划好实现途径。因此,目前只是把信息科定位成后勤保障是远远不够的,跟不上临床日益旺盛的信息化需求。信息科应该不仅仅是支撑运维部门,应该站在更高的立场上,让信息技术帮助医院提高效率,帮助临床“能看病、看好病”。凡是信息化做得好的医院,都是信息科主导信息化建设,而且都是在准确理解、分析、把握临床的需求上发挥了主导作用。

“中国的HIS和国外差别很大。中国的HIS主要还是以实现业务流程为主,对于临床知识库建设的考虑普遍不足。目前系统大多还是帮助医生完成看病的过程,帮助医院开展业务运营,但是距离帮助医生‘看好病’恰恰差了一个‘好’字。”尉建锋直言不讳,“好的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自然离不开好的临床指南、知识库的建设,这些显然都离不开医生的深度参与。从这个角度看,目前临床医生的角色、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自然也就做不到‘好’。”

为此,尉建锋建议,医院设立信息委员会。让临床医生参与到需求的分析和提出,让临床医生有更多的发声途径,同时又能和信息部门之间有很好的沟通磨合。

拥有一支医学背景研发团队的卓健科技在临床知识库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开发。比如,在诊断高血压人群的时候,系统会自动提示医生,患者可能的疾病。如有症状伴随,就有相关疾病提示。通过全面梳理主诉、现病史,系统就能判断患者可能有什么疾病。比如通过几个选项,高血压、常规检查、药物等,马上就判断出来。而且对于是否用过药、剂量匹配等,都能很好地提醒。

尉建锋说,美国其实就是希望发展临床路径,为临床提供标准化治疗方案,同时也是保险支付认可的方案。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即便不能给出标准化治疗方案,最少也能给临床很好的指导、查漏补缺。例如,卓健开发了患者随访系统,只要病人打进电话来,医院客服部门就立刻知道患者是谁,患病史等。同时,系统配备有常见问题,针对病人的问题做出准确的回答。这样一来,不仅仅是帮助医生看好病,而且能够让患者得到连续性地照护,实现个性化医疗和健康管理。

让医疗教学“同质化”

作为一名医生,尉建锋对于现行医疗教育的弊端有着更深刻的思考,并且努力用信息手段来补齐短板。

当年从美国留学归来,尉建锋就发现,相比之下,中国医院教育培训的同质化、或标准化相对弱很多。美国对于医生的培训都有着标准化的课程设计和要求。比如,每个医生,培训有一套通用的计划。在培训的每一阶段,也都有详细的计划,只有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完成,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的培训。“而在国内,我们往往是靠导师言传身教,不仅效率较低,医生的职业发展规划,也不是很清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尉建锋说。

因此,医院需要很好的信息系统,去管理医务人员的教育。如今卓健科技已经开发出一套医疗教育培训系统,把有价值的病历、数据,收集起来,帮助医院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从更长远讲,我国分级诊疗体系要落地,更离不开这样一套规范的教育培训系统。因为基层医生的能力差别很大,无论是从规培、专科培训角度,都需要有一套标准化的设计。尉建锋的目标是,借助信息系统实现中国医生的教育同质化。

不过,让尉建锋最为担忧的还是,医院信息科普遍弱势,医疗信息化还没有被大多数医院上升到专业学科的重视高度。现实中,医院信息科普遍压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平时主要精力忙于各种救火,确保不出事。同时,在互联网冲击下,数据的安全性挑战越来越大,信息科的压力也随之越来越大。因此,他呼吁,医院应该加大对信息科队伍的投入,将信息科能力建设作为医院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采访手记】一名最懂信息的医生的价值

“我希望努力成为最懂医疗的信息人、最懂信息的医疗人。”尉建锋说。

在临床与信息的鸿沟亟待消弭的时候,尉建锋的出现,正是时候。临床医生出身、对于如何将息技术运用到医患沟通和医疗服务有着天然敏感——这种特质,不仅是他个人的财富,也是整个行业的财富。因为在中国,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

这一点,从他带领卓健科技在产品线研发上的创新“轨迹”,显露无疑。最初推出掌上医院APP,从方便患者就医、密切医患互动上找到一个“切口”。在2014年医院和业界开始广为接受这一移动医疗新应用之后,卓健科技迅速于2015年推出移动远程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机构基于移动方式开展远程会诊,并在当年浙大一院应急救治在深山中走失的两名儿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紧接着,2016年卓健科技又率先推出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并在浙江大学第一医院落地。配合公立医院建设医疗联合体、开展远程医疗的新需求。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卓健科技依托病理专家研发的远程病理平台,自投入运营以来,保持着良好的用户活跃度。

在美国,微软公司也十分重视医疗软件的开发。它最初的一套医院信息系统,是由几名急诊科医生自主研发,最终借助市场的力量,逐渐成为一款产品化的医院信息系统。医疗领域的复杂,导致了医学信息学在2000年前后逐渐成为一门专门学科。作为需求方的医学、以及技术实现方的IT,两大专业领域必须相互借力。因此,在美国的医院,近年来也诞生了一个新的职位——CMIO(首席医疗信息官)。

中国医院的信息化,则发端于院内医疗服务和办公流程优化、医务人员效率提升、管理精细化的需求。比如,医院HIS系统的应用,更多是从医院管理角度,满足医院内部一系列收费、物资管理流程。电子病历系统的初期目标,也是以帮助医生摆脱耗时费力的手写纸质病历为出发点。而临床的最核心需求——利用信息手段,实现医学技能的精进和传承,长期得不到满足。近年来兴起的电子病历系统“专科化”发展潮流,正是瞄准临床的诸多“痛点”。

中国医疗信息化进入到全面考验临床专业性的新阶段。医学智慧的深度融入,必将让创新的信息技术如虎添翼,不仅提高医疗机构效率,更可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最终惠及普通大众。从这个角度说,对于信息有着天生敏感度的尉建锋,选择以另一种方式做医生,价值更大

来源:HIT专家网      记者:朱小兵

 

邮箱: service@zhuojianchina.com | 电话: 400-008-1588 | 传真: 0571-88851766 | 地址: 杭州市钱塘区海达北路501号卓健大厦2号楼14、15层
Copyright © 2011-2023. 杭州卓健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B2-20110422-4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浙)-经营性-2017-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