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一互联网医院·网上便民服务平台
健康资讯

有多少“混蛋”逻辑,是以爱之名强加的

[ 作者:掌握健康 创建时间:20161014 来源:掌握健康 ]

为什么他们当时没有陪我读那么多书?

为什么他们没有陪我到处玩?

为什么他们总是告诉我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

前段时间黄磊给出了很好的回答。这些都是父母以爱之名,给我们强加了很多“混蛋”逻辑。

1、有一种强势叫“我生了你,你就得听我的。”

“我要玩滑梯,我想学钢琴,我要和小伙伴去河里捉鱼”。“该吃饭了滑梯晚点再去,钢琴太贵家里真买不起,前几天刚有小孩溺水河里太危险”。父母给出拒绝理由,但孩子有时就是不听,我行我素。

这个时候,父母会拿出他们的杀手锏:“我生了你,你就得听我的!”

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父母需要引导孩子去做出合适的选择。孩子是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任由处理。

2、有一种激励叫“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

家长之间最爱玩的游戏就是“互相攀比”。

王阿姨家的闺女上了北大,李阿姨家的儿子上了电视,隔壁对门的邋遢小子竟然也娶了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妻。

孩子不瞎,他们自己看得清清楚楚。在他心里,这种落差感可能比父母还要强烈。

但,父母却总是在众人面前,对着这个可能已经够伤心、够自卑的孩子,说:

“你看看人家某某某,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没有一个孩子,真的像父母说的那样“破罐子破摔”,他们也想进步,也想学习,也想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但这种赤裸裸地“攀比”,可能会把孩子向上的信心和勇气打击得支离破碎。

3、有一种后悔叫“我真不该生下你。”

过年回家,最头疼的就是家庭聚会,七大姑问你一个月赚多少工资?八大姨问你北京能不能见着习主席?而最头疼,也是频率最高的问题就是:

“你咋还不娶妻生子?”像极了批斗会。

回到家,父母问你同样的问题。你解释,工作太忙没时间,生活太忙没有遇到对的人,而父母显然把这些都当作空气,“只要找,怎么会找不到?你那么挑怎么行?”

“对啊,我就是挑,就是不想将就找个人过一辈子!”

言语激烈,气氛紧张,最后父母抛下一句:“我们真不该生下你!”落得两败俱伤,唏嘘不已。

无论是爱得强势,还是爱得卑微,最重要的是要像黄磊说的那样,给予孩子最基本的东西——尊重。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尊重孩子应有的权利,家长应给予孩子——爱与自由。

编者/雪娇;图片/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