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爱自拍?这不得不说说曝光效应…… 2017/02/16

封面致敬自拍界楷模矮大紧老湿

自恋让人类发明了镜子,自恋引领了全民自拍。纵观朋友圈的女神男神萌妹子,没有拿得出手的自拍照根本不好意思混迹江湖。

为什么我们如此热衷于自拍?

其实是曝光效应在作祟。

曝光效应是指某样事物出现的次数越多,人们对其的好感度也会随之增加。当然,一开始就让人产生厌恶的事物是无法产生曝光作用的。

如果一个人经常自拍的话,她对自己或者说是对镜头中的自己的好感度会逐渐上升,从而越来越觉得自己好看,自拍也便更一发不可收拾。

这和有些人越看越好看是一个道理:曝光效应在起作用咯。

为什么别人照片中的我们丑死了?

网上曾经有一个很火的话题,叫“男票拍的我”。妹子们纷纷晒出男票拍的自己与自己的自拍对比照。诚然有些男票的拍照技术渣到没朋友,但抛开光线、角度、妆容等问题来说,也有不少妹子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男票拍的照片也没有像她们所说的那样不堪。

那为什么她们会觉得“丑死了”呢?这种感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看着别人照片中的自己,怎么都觉得别扭和难看。

这其实也是曝光效应在作祟。

我们每天都会照镜子,自恋的人照得尤其多。由于曝光效应的存在,我们会对镜中的自我更有好感。但其实相片中的你,才是你的本来面目。

细思恐极,原来那个“丑死了”的才是别人眼中真正的自己……

我要赶紧去自拍几张压压惊……

来源:壹心理、中国网、搜狐公众平台

编者/雪娇;图片/网络

查看详细>
“过年回谁家”怎么就成了年关的一道坎? 2017/01/21

距离农历鸡年只剩不到20天,对于在外打拼的年轻夫妻来说,“过年回谁家”这个议题又要被拿来好好探讨一番。

有人冷战分床睡,有人拌嘴赌气跳下车,将近年关连社会新闻都开始频繁报道这出“年度大戏”。

有人说回谁家检验家庭地位

虽然在传统观念里,妻子回婆家过年天经地义,可如今随着独生子女夫妻群体的壮大,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愿意墨守成规了。

有人表示,优先去谁家过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反映了夫妻双方的家庭地位和话语权。而正如我们在各种社会新闻里看到的一样,这个问题背后饱含的还有无数的家庭纷争乃至悲剧。

回谁家折射出夫妻关系的多方面

应该说,夫妻争着回自己家陪父母过年,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为了尽孝;但为了尽孝,让感情出现裂痕,让婚姻出现危机,既违背了孝的本意,也是双方父母不想看到的结果。

而从婚姻关系上来讲,去谁家过年仅仅是一个引爆点,不仅牵涉到家庭地位问题,还折射出夫妻日常生活相处的方方面面,包括公平、自尊、面子等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些交流和理解,多一些宽容和礼让,到春节面对这个问题时,肯定可以迎刃而解,也会和谐许多。

婚姻经营,我们何去何从?

春节以及关于春节的各类准备,自古以来便为夫妻关系这一千古难题,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挑战。

吵架带来无尽的痛,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从某种意义上讲,争吵也具有释放压抑的作用。尽管表达的方式欠妥,却对亲密关系的修复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在面对问题及争吵时,掌握几个沟通技巧,也能让双方关系更融洽。

1、及时叫停。情绪即将爆发,及时提醒自己沉一下,避免情绪过激。

2、心灵回溯。找人倾述,也可以自己理清情绪。

3、就事论事。不要把其他情绪掺杂进来,投射并发泄在(伴侣)身上,令对方莫名其妙和不能接受。分清此刻和过去的界限,处理以往堆积的情绪。

4、恰当表达。不要带着评判、指责的语气来跟伴侣交流, 尽可能用平缓的语气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即可。

过年回谁家,并非是一道抢答题,而应是一道多项选择题。比如,夫妻双方协商好,一年回婆家,一年回娘家;又如,把双方父母聚在一起,过个真正的团圆年;再退一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然而,无论是选择轮换型、赶场型,还是选择合伙型、单飞型,都要考虑双方具体情况,实在不能兼顾时,要多与父母解释和沟通,人不到,但是情要到,祝福要到。>

来源:壹心理、39心理、新浪评论、网易新闻

编者雪娇;图片网络

查看详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