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健身,要有“时间观念” 2015/10/02

进入秋季,天气的变化和温差的加大带给热爱健身的朋友不小的烦恼。究竟该选择什么时间进行锻炼?专家认为全天共有4个时间段比较适合健身,其中傍晚锻炼最为合理、健康。

晨起至早餐前、早餐后2小时至午餐前、午餐后2小时至晚餐前以及晚餐后2小时至睡前这四个时间段都比较适合锻炼,但各有利弊。晨起至早餐前这一时间段若运动过于激烈,可促使交感神经兴奋,这种急速变化可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变化,并影响全天精神状态,对健康有害。另外这个时段血糖正处于低水平,运动会消耗大量的血糖,容易导致低血糖的症状。而在上下午时段运动,则又受工作、家务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现代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傍晚达到高峰。比如,身体吸收氧气量的最低点在18时;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17时到18时之间最平衡,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17时到19时之间最敏感。因此,综合来看傍晚锻炼效果比较好。此外,人体在16时至19时之间体内激素的活性也处于良好状态,身体适应能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专家提倡傍晚锻炼,但在晚间时段,要注意运动强度,否则强度过高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妨碍入睡。

编辑/包蕾   图/夏良华

查看详细>
秋日登高益健康,但你真的适合吗? 2015/09/17

白露之后天气渐凉,闲来登山正当时。秋季登高不仅可以调心养肺,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登山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登山前准备: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登山地点。登山时间尽量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山速度要缓慢。上下山时,可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天气温度。如有条件,在活动之前,要适量饮用糖开水,以防低血糖、头晕、出虚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应。

2、上山时注意:登山时,上身向前倾,弯腰屈腹,稳步踏地前进。途中如果出现气喘、缺氧等症状时,不要勉强前进,年老有病者更应量力而行。

3、下山时注意:上身微微后倾,凸腹屈膝,重心稍向后移,步速宜缓慢,步幅小而稳妥。尽量避免在山中的冷风口逗留过长时间,以防身体着凉。

4、登山后要多喝水:秋季因人体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后要多喝开水,宜吃些苹果、梨、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肿痛。

另外,有四类人不适合登山:

1、腿部有疾病的人,比如关节炎、骨关节病和骨质疏松症;

2、冠心病患者,爬山时体力消耗较大,血液循环加快,身体负担加重,易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

3、癫痫病患者,一旦癫痫发作,有生命危险;

4、眩晕症患者,容易摔倒。

查看详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