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春季的健身方式 2013/04/18

由于冬季户外活动的减少,人体的各系统功能不同程度下降,一到春季,温度回暖,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也被激活,因此要顺应人体的生理规律积极参加户外运动,以增强人体健康。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种适合春季的健身方式。

1、旅游

冬季肌肉和韧带长时间不活动,容易萎缩不展、收缩无力,外出踏青既锻炼身体,又陶冶情操。

2、散步

一天紧张繁忙工作之后,到街头巷尾走一走,可以很快消除疲劳,由于腹部肌肉收缩,呼吸均匀乃至加深,利用血液循环,增加胃肠消化功能。每日要有一定时间散步,尤其是春季散步,因为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于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量力而行,切勿过度劳累。

3、放风筝

放风筝时,前倾后仰,时而奔跑,时而住脚,缓急弛张相间,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强身健体的目的,对神经抑郁、失眠健忘、肌肉疲劳等均有祛病养生作用。再者,放风筝时,双眼凝视蓝天,远望风筝的飞行运动,可以调节视力,消除眼肌疲劳,从而达到防止近视眼、保护视力的目的。

4、慢跑

慢跑对于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体代谢能力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都有良好的作用。慢跑还有助于调节大脑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消除便秘。

5、晨起伸懒腰

经过一夜睡眠后,人体松软懈怠,气血周流缓慢,故刚醒之时,总觉得懒散而无力,此时若四肢舒展,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吸深呼,则有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的作用,可以解乏、醒神、增气力、活肢节。

6、多做户外运动

多做户外运动,如登山、骑自行车、钓鱼、赏花、散步、踢毽子、练气功、打太极拳等。由于在室外,空气中的“维生素”较丰富,这种“维生素”就是空气中的负离子,负离子虽见不到,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飘游”,十分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对预防儿童的佝偻病和中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都十分有益。

查看详细>
春季踏青,别让你的膝关节负担过重 2013/04/06

随着气候的转暖,外出踏青的人越来越多了,正好赶上清明扫墓,家中男女老少全都出动,爬山远足,人流拥挤。虽然野外踏青非常有益于人体健康,但如果麻痹大意,也会很容易使我们运动不当,导致骨关节受伤。

很多人踏青后出现膝关节疼痛的原因是,每个人的膝盖前面,都有一个膝盖骨,医学上称为髌骨,疼痛主要是因为膝盖骨的劳损性损伤,引起膝关节疼痛。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膝关节运动过度,特别是在膝关节屈曲成130度左右的位置,这时髌骨负担最重、最容易引起膝关节疼痛的角度,爬山上台阶,正好是这个动作,尤其是山上的台阶有低有高,上高台阶更是必须经过这个角度,所以出现膝关节疼痛也就很正常了。

特别是中老年人,在踏青的时候感到兴致勃勃,却不曾想到登山或者远距离的行走,会导致关节的磨损比平常剧烈得多,如果关节已经处于“亚健康”的状态,那么过度的磨损就会使关节肿胀、疼痛不堪。

如若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和治疗的话,还会逐渐出现关节畸形,往往是罗圈腿,或者是腿不能伸直等情况,使生活受到严重干扰。所以,对于因关节老化、过度磨损而引起的问题一定要及早预防和治疗。

首先注意关节保暖。因为春季早晚天气还是比较寒冷,大家在外出踏青时需要注意关节保暖,这样能避免关节部位肌肉痉挛、血液流通不畅诱发关节疾病的发生。

其次注意关节保护。外出踏青,还应该注意量力而行、适量休息。中老年人最好佩戴护具以保护关节健康。在踏青过程中出现关节肿胀、关节疼痛的症状需要停止运动及时去医院采取治疗。对于患有慢性关节疾病的患者尽量不要外出踏青,避免关节疾病复发。

查看详细>
 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