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耳?游泳时如何保养耳朵 2015/07/10

“游泳耳”是一种因中耳感染而导致的疾病。耳咽管将将空气从鼻子和嘴巴送入中耳的通道,但是炎症会使细菌和病毒进入中耳,在耳鼓后产生脓液,从而引起压迫感以及疼痛症状。

游泳性中耳炎最容易“找”上游泳爱好者,因为他们通常会在水里待较长时间,并且将头潜入水底的时间也比较长。游泳的环境原本就温热潮湿,再加上有些人习惯在游泳后掏耳朵,此时细菌就极容易进入中耳,造成感染。有些人则是因为夏季热伤风未好,游泳时鼻腔的细菌进入中耳通道,引发“游泳耳”。那么究竟应该如何防治“游泳耳”呢?从小细节保养耳朵是非常重要的。

1、游泳前清理外耳

有些人因为外耳道分泌物较多,当它们遇水膨胀之后,就会诱发“游泳耳”。游泳前清理一下外耳“耳屎”,可以有效避免“耳屎”被浸泡后引起疼痛发炎。

2、游泳后倾斜头部

游泳上岸后可以将头偏向一边,用手拉耳垂,并单腿跳跃,以便水能从耳朵里面流出来。

3、用电吹风将耳朵吹干

游泳耳塞有助于防止耳朵进水,但也难免有渗漏。“游泳后,将电吹风置于离耳朵十几英寸的地方,向耳朵内吹暖风,”洛杉矶家庭耳科医院的耳鼻喉科医生斯莱特里博士建议说,“但温度应当适宜,不能太热。”

4、别用东西掏耳朵

许多人觉得游泳后耳朵好像塞住了,就自己用“工具”,如铅笔、钥匙尖端、手指甲来掏耳朵。这样做极容易造成耳朵损伤,从而导致炎症。

5、使用预防性滴注法

游泳后,你可以用杀菌性耳药水来恢复耳道内的酸性环境,这对老觉得耳朵潮湿的人十分有效。赖斯特斯医生建议:“可以使用滴耳器,将头偏向一侧,向耳朵内滴6~10滴。”

查看详细>
你不可不知的 “食物防晒霜” 2015/07/04

防晒是亘古不变的话题,特别是爱美的女性,因为阳光是造成肌肤老化与形成皮肤表面斑点的主要因素。哪怕是春天,若任由太阳曝晒十分钟,皮肤就会早衰十天,更何况烈日炎炎的夏天。那么如何才能免受骄阳的折磨呢?

事实上,紫外线是对肌肤造成损伤的祸首,辐射到地面是紫外线中的UVA和UVB。而UVB只要适当遮掩即可隔离,它是引起皮肤泛红、发炎及晒伤的主因;UVA会折射进室内,能深入真皮层进行破坏,激发色素合成而使肤色“变黑”,是造成皮肤“老化”及细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此外,过度曝晒还可能导致色素性的皮肤癌。

因此防晒不可小视,建议出门多重防护——撑遮阳伞、戴墨镜、涂防晒霜,外加晒后修复。而大自然再次彰显神奇,某些蔬果比防晒工具更耐用,被称为“天然的防晒霜”,一起来涨姿势吧。

1、番茄——最好的防晒食物,富含抗氧化剂番茄红素,熟吃效果更好。每天摄入16mg番茄红素可将晒伤的危险系数下降40%,可再吃点土豆或者胡萝卜,β胡萝卜素能有效阻挡UV。

2、柠檬——富含维生素C,可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衰老、美白淡斑、收细毛孔、软化角质层,令肌肤有光泽。据研究,它能降低皮肤癌发病率,每周只要一勺左右的柠檬汁即可将皮肤癌的发病率下降30%。

3、奇异果——水果之王,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E及大量微量元素是皮肤微循环不可缺少的物质,不仅能起到防晒、晒后修复、去晒斑的作用,还能美白皮肤、保持皮肤水润等。

4、西瓜——含水量在水果中首屈一指,特别适合夏季补充人体水分的损失,还含有多种重要的有益健康和美容的成分如具有皮肤生理活性的氨基酸,易吸收,对面部皮肤的滋润、营养、防晒、增白效果较好。

查看详细>
 上一页下一页